許慎將漢字結構歸納為象形、指事、會義、形聲四大類型。狹義上,“象形字”是純圖形、不附加抽象符號的獨體字(如“木”
*);廣義上,所有結構類型的漢字都可算作“象形字”——指事字(如“本”
*),是在象形字的獨體結構上加指事符號,通常還是獨體字(“事”與“象”相對,表示與單純形象相對的復雜與抽象);會義字(如“休”
*)、形聲字(如“沐”
*),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純象形字(有時再加指事符號)組合成的多元象形的復合字。
將該字典命名為《象形字典》,意味著“象形”特征被奉為漢字解說的根本依據;意味著漢字本義解析的第一出發點,不再是古籍經典的權威論述,而是漢字的古老、原始、感性的面貌本身,換言之,字形本身就是權威:篆文字形是權威,金文字形更是權威,甲骨文字形尤其權威,造字時代的字形,是解釋漢字本義的最高權威!
一種文字,就是一種文化的根;天真睿智的象形漢字,正是中華文明的源。
大象無形,大智若愚,為大道至境;但必先耳聰目明,參天察地,識象辨形。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作龍之傳人!且從星星般的古老漢字出發,象形一下!
千年漢字 ,無數秘密 ……
象形一下 ,你就明白 !
!
□□□ 2010年11月28日 “象形字典”網
(最近一次修改:2013年04月28日)
--------------------------------------------------------------------------------------------------------------------------------------------------
(注:本文為本站原創,引用請注明出處“象形字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