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字典》以有機、系統的結構全新編撰,摒棄以讀音為序(以英文字母表的排序為
準)、零散分裂的編排方法,以漢字的象形素材來源為依據,將整部字典分為“天部”、
“地部”、“人部”三大部分;每一部分若干篇,每一篇分若干族,每一族包含若干個
字頭,每一個字頭帶領一個獨立的網頁;每個網頁的內容包括六個部分:“字頭信息”、
“字形演變”、“字源解說”、“字義引申”、“詞匯分類”、“用戶評論”。
《象形字典》目前收錄漢字 3000 多字,最終將擴展到國家公布的最新三級《通用規范
漢字表》所包含的 8000 字頭以上。
《象形字典》非全息字典,研究重點在:古代字形所包含的圖畫性形象與漢字本義之間
的邏輯指向關系;漢字本義與現代漢語常用義項之間的源流派生關系。
《象形字典》在解釋漢字本義時,以古文字形(篆文字形,尤其是甲骨文字形、金文字
形)中的圖畫性元素為根本依據,以先秦典籍中的例句為佐證,以古今辭書的諸多觀點
為參考,最大限度忠于漢字的“象形精神”。
“象形字典”網站的全部內容,來自站長十二年的搜集整理與潛心研究,其中,甲金篆隸楷
行草7 體對照的“字形演變”表、圖解詳細的“字源解說”、揭示源流的“字義引申”、組群明晰
的“詞匯分類”,均為本站的原創與首創。電子稿《象形字典》于2011年通過國家版權局的
版權認定。非商業性用途局部引用本站資料時,請明確標注“出處:象形字典”。尊重知識
產權,促進文化繁榮。
附:《象形字典》搜索方法說明(以搜索“夕”字為例)
1 直接搜索
在搜索框內直接輸入要搜索的單字:夕 
2 拼音檢索
a 先點擊“拼音檢索”:

b 然后在“拼音檢索”表中點擊拼音 xi,在彈出的四聲表中點擊“夕”:

3 分部檢索
a 先點擊“分部檢索”:

b 然后在彈出的“分部檢索”表中進入“天部”的“天體篇”,在字表中點擊“夕”:

其實,“分部檢索”方法,表并不適于查找,它適合于瀏覽------通過“分部檢索”表,可
以清楚地觀察漢字的族群分布,在造字的高度、字庫的廣度上,深刻準確地把握一個漢字
的形象與內涵。
---------------------------------------------------------------------------------------------------------------------------------------------------
《象形字典》體例說明
在線 《象形字典》,每個字頭的內容占一個網頁,每個網頁基本包括六個模塊:
一、字頭信息
二、字形演變
三、造字解說
四、引申線索
五、分類詞匯
六、用戶評論
少部分字義單純、沒有引申義的字頭, 相關網頁沒有“引申線索”模塊。以下就六個模
塊逐項詳細說明 :
一、 字頭信息

① 字頭 目前“象形字典”網為簡體版,字頭均以簡體呈現;繁體字則出現在“字形演
變”表的最后,與“簡體宋體”相并列,以便對比繁、簡兩體的字形差異。
② 字頭圖片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目的是將造字本義形象化。目前只有族長字配了解
說圖片,其他大部分字頭的解說圖片尚缺(歡迎推薦字頭圖片!*)。
③ 拼音與標準發音 在“一字多音”的網頁中,當前界面只顯示一個讀音,即體現該字
頭本義的讀音,亦即“本音”;字頭的引申義的讀音(即“變音”),隱藏在“更多讀音”中。
如“朝”字頁,當前頁面只顯示“朝”的本義(月落日出的清早)的讀音“zhāo”,點擊“更多
讀音”時,彈出體現“朝”字引申義“臣子在王宮晨會拜見皇帝”的變讀音“cháo”。不同讀音,
也在“引申線索”和“分類詞匯”兩個模塊的義項尾部顯示,以明確讀音與義項之間的關系。
《象形字典》避免多音字因為不同讀音而被分割散布字典的不同頁面,增強用戶查找的
流暢體驗。
④ 造字法 標明當前字頭所屬的造字法。造字法包括:象形字(純象形的獨體字),
指事字 (加上了抽象符號的象形字----通常還是獨體字),會義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象形字構成的合體字), 形聲字(由形旁和單純聲旁構成的合體字)。本網站一律將“會
義兼形聲”的字歸為“會義”字 。判斷一個漢字究竟屬于哪種造字法,本站依據兩個原則:
第一原則,甲骨文字形為造字法判斷的第一依據,金文字形為第二依據,篆文字形為第三
依據;第二原則,穩定的字形為第一依據,不穩定的字形次之。在造字法概念中,本站以
“會義”代替“會意”(具體理由詳見本站頁底欄“關于我們 • 漢字理念 •6 “會意”造字法應表述為“會義”)
對于判別一個漢字屬于哪種造字法,“象形字典”保持自己的獨立標準,結論自然多與主
流辭書的觀點不同。
“造字法”欄標注相關的“用字”情況,如“通用”、“假借”、“轉注”、“合并” 等古代“用字法”
(如“縣”* 與“懸”通用;“谷”* 假借為大寫的“榖”;“享” * 轉注為“亨”;“丑”* 合并“醜”)。
⑤ 參考字 該部分鏈接當前字的親緣字。點擊“同族字”時,當前頁面被替換成新頁面;
點擊 “參考字”時,彈出新頁面,以便將當前字與“親緣字”字作比較、參考。
⑥ 當前字在字典結構中所處的位置 點擊當前字所在的“某部”、“某篇”、“某族”,則進
入 “分部檢索”的相應位置。
⑦ 同族字 顯示與當前字同族的字,當前字顯示為黃色。點擊“參考字”時,彈出新頁
面;點擊 “同族字”時,當前頁面被替換成新頁面。
⑧ 在線翻閱字典 《象形字典》以有機結構編撰,持續點擊“下一頁”或“上一頁”,可
順序或逆序逐頁通讀字典的某個族、 某個篇、某個部,直至字典的最后一頁或第一頁。
二、字形演變

一般 《字形演變表》分3行8列,每一縱列的三行,分別為漢字演變史上某一字體、對應的
字形資料、 字形資料的出處。有簡化情況的字頭,其《字形演變表》分為9列,第9列簡單
說明 《漢字簡化方案》對當前字進行簡化的方式。以下具體說明:
1 漢字發展史上的8種經典字體: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標準
宋體印刷體楷書,因此 《象形字典》在一定意義上可以作為書法字典使用。
2 為了更好地說明字形的演變情況,有些《字形演變表》收錄了同一字體的多款字形;有
些字頭的某些字體目前匱缺相應字形資料, 在演變中標注“缺”。極少數非篆文亦非金
文的字形資料 (如詛楚文、三體石經、楚帛書、侯馬盟書、信陽楚簡、宮堂畫、墓志銘
等、元代趙孟頫與清代吳大澄臨寫的金文),因其字形體現金文的字形風格(區別于
篆文穩定的結構與成熟的字形) ,為了便于說明,也歸入演變表的“金文” 范圍。
3 受限于書法資源,“字形演變表”大量存在字形資料與字體成熟時代不對應的情況。比
如,隸書產生與成熟的時代早于楷書,然而“字形演變表”中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唐
代的隸書晉代的楷書,或清代的隸書,宋代的的楷書----在解說一個字的“字形演變”軌
跡時,遵循漢字發展史“隸先楷后”的順序,但舉例涉及的字形所歸屬的時代,卻是
“隸后楷先”。“字形演變表”中這種字形實例與字體時代的錯位,可能令嚴謹用戶感
到困惑,本站亦為此無奈深表遺憾!
4 甲骨文、 金文、篆文、隸書這 4 種字體的字形資料,主要來自于1985年湖北辭書出版
社與四川辭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三卷本 《漢語大字典》、在線“書法字典”*、中華博物
的“漢語字典”*、字源網Chinese Etymology *;楷書、行書、草書,這 3 種字體的字形
資料,主要來自香港中外出版社的《中國書法大字典》和在線“書法字典”*,所有字形
逐一經過繪圖軟件的手工處理,字形或有些微失真 。
5 “簡化方案”, 注明《漢字簡化方案》對繁體字進行簡化時通常遵循的方式:類推簡化、
合并簡化、刪減字件、利用草書字形簡化、另造會義字等。如“電”* ,簡化方式是刪
減繁體字“電”的字件“雨”。 (以下是“電”的局部“字形演變”表)

6 甲骨文、 金文的出處,依照《漢語大字典》和“中華博物”網中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的
資料加以注明,碰到普通字庫以外無法輸入的生僻文字, 則以“囗”表示電腦字庫不存在
的字形“某”,如“黑囗兒鼎”。出處不明的,標注“暫缺”。在有些演變表里,甲骨文出處中
的中文數字,因編輯空間限制而寫成阿拉伯數字,如“象”* 的某款甲骨文出處“前三·三一”,
在演變表中寫成“前3·31”。
甲骨文字形的出處信息中,前面的漢字代表某部甲骨文字典或甲骨文專著的簡稱,后面
的數字表示某款甲骨文字形在該書中的編碼。以“象”的甲骨文“前3·31”為例,“前”代表
《殷虛書契前編》(羅振玉主編),“3·31"表示該款“象”的甲骨文字形來自《殷虛書契前
編》的第3頁第31款。
對于甲骨文字形出處的標注信息,“象形字典”主要依據《漢語大字典》和“中華博物”網
由徐仲舒先生主編的“甲骨文字典”。以下根據劉興隆先生編著的《新編甲骨文字典》,
略舉“象形字典”的“字形演變表”中常見甲骨文字形出處所省略的全稱:
合:《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主編 胡厚宣總編輯
屯:《小屯南地甲骨》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編
英:《英國所藏甲骨集》 李學勤、艾蘭、齊文心合編
懷:《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出版
鐵:《鐵雲藏龜》 劉鶚編
前:《殷虛書契前編》 羅振玉編
後:《殷虛書契後編》 羅振玉編
甲:《殷虛文字甲編》 商務印書館
乙:《殷虛文字乙編》 商務印書館
佚:《殷契佚存》 商承祚編
粹:《殷契粹編》 郭沫若編
拾:《鐵雲藏龜拾遺》 葉玉森編
明:《殷虛卜辭》 明義士摹
存:《甲骨續存》 胡厚宣編
庫:《庫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辭》 方法斂摹
林:《龜甲獸骨文字》 林泰甫編
燕:《殷契卜辭》 容庚、瞿潤緍合編
菁:《殷虛書契菁華》 羅振玉編
珠:《殷契遺珠》 金祖同編
戩:《戩壽堂所藏殷墟文字一卷》 王國維編
續:《殷虛書契續編》 羅振玉編
掇:《殷契拾掇》 郭若愚編
福:《福氏所藏甲骨文字》 商承祚編
金:《金璋所藏甲骨卜辭》 方法斂摹
陳:《甲骨文零拾》 陳邦懷編
河:《甲骨文錄》 孫海波編
京津:《戰后京津所獲甲骨集》 胡厚宣編
摭續:《殷契摭拾續編》 李亞農編
7 在有合并情況的 《字形演變表》中,兩組字形的出處均被省去,以便突出兩組字形的對
比。 如“后”* 的演變表中,并列了“后”與其合并字“後”的字形,為使演變表簡潔明了,“后”
與“後”兩組字形的出處一并省去(以下是“后”的局部“字形演變”表)
三、字源解說
《象形字典》以圖片的方式, 分解、說明字形特征,以嚴謹邏輯追究造字時代古人以象形
方式“畫字”的原本意圖,以及數千年間字形演變的特點。千思有象,萬念歸形,象形字
典,自成一派。對本義的解說、對各義項的陳述,都自覺杜絕“A = AB”式的循環解說,邏
輯清晰,語言簡潔。
《象形字典》對會義字的解說,采用“A
X(……)
Y(……),表示……”的等式進行
逐項分解、小結。例:典,甲骨文
(冊,古籍)
(雙手,捧著),表示雙手奉持權威古籍。
在傳統漢字學中,絕大部分漢字被當作“形聲字”來解釋,而在《象形字典》體系中,絕大
部分漢字被當作“會義字”來解釋。在表達造字法時,本站的表述是“會義”,而不是傳統漢字
工具所表述的“會意”(理由見“關于我們·《象形字典》的漢字理念”*)。
“造字解說”對部分漢字附加對比式的解說, 這些字包括以下四類:
第一類,通用的“血親字”,如“泉”* 、“原”* 、“源”* ;“可”* 、“哥”* 、“歌”* ; “至”* 、“到”* 、
“倒”* ;“厶”* 、“了”* 、“己”* 、“巳”* 、“子”* ……
第二類, 形似而義異的字,如“寵”* 與“龐”* ,“出”* 與“各”* ……
第三類,字形相反的“反射字”,如“司”* 與“后”* ,“可”* 與“叵”* ……
第四類,有“夫妻相”的字,如“炎黃華夏”* 、“狼狽”* 、“奢侈”* 、“饑餓”* 、“學習”* 、“讒諂”* 、
“誠信”* 、“丁卯”* 、“奇異”* 、 “魂魄”* ……
“造字解說” 是《象形字典》中的學術重點與難點,也是《象形字典》的核心價值所在;
而對比解說是 “造字解說”中的精華 (參見“黃”* ),有利于用戶從“特殊關系”中準確理解、
有機聯系,整體記憶。
白話說文
每個字的“字源解說”,另附有《說文解字》的經典解說,以便用戶進行比較研究;同
時,為方便部分不熟悉文言的用戶閱讀《說文解字》,本站并附“白話版《說文解字》”,
以資用戶對照解讀“文言版《說文解字》”。如“日”* :
文言版《説文解字》: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從囗一。象形。凡日之屬皆從日。
白話版《說文解字》:日,充滿能量。太陽的精華永遠不會虧空枯竭,光芒永恒照天地。字形采用“囗”
和“一”構成。象形。所有與日相關的字都采用“日字邊”。
“象形字典”網膽大才疏,“白話版《說文解字》”難免存在翻譯錯誤,敬請您大方指正。謝謝!
四、字義引申
1 花費大量時間,圍繞造字本義,遵循嚴謹邏輯,《象形字典》的“引申線索”重新整理和
表述漢字的常用義項,并以全新的平面方式,清晰呈現各個義項間的來龍去脈,使得漢
字的引申規律和線索一目了然。然而,數千年的演變引申,使漢字的古今含義極為豐富,
甚至于繁雜,《漢語大字典》中許多漢字的義項多達數十項,令人眼花繚亂,不得其要。
“象形字典”不是全息字典,重點研究古代字形所包含的圖畫性形象與漢字本義之間的邏
輯指向關系、漢字本義與現代漢漢語常用義項之間的源流派生關系;至于并不穩定、并
不通行的冷僻假借義、普遍性不強的引申義項,暫且不在“象形字典”網的整理范圍。
2 為了讓義項引申的線索明了清晰,《象形字典》保留只見于古文的本義。如“禱”* :
3 也是為了讓義項引申的線索明了清晰,《象形字典》列出了暫時沒有古文例句佐證的
“邏輯本義”, 并注明“本義消失”。每一個漢字在其造字時代都是實詞,但有一小部分
的漢字,在其后漫長的語言流通過程中只保留了從實詞含義引申出來的虛詞含義,無從
查找其實詞本義的古文例句。 在此情況下,本字典力圖根據字形所顯示的含義線索,對
這些漢字的本義進行“邏輯還原”,列出這些字的“邏輯本義”。 如“兮” * :

4 理論上,所有漢字都可能成為姓氏用字,因此《象形字典》未將某一個漢字的姓氏用法
單獨分列成一個義項。
5 中國大陸于1955年公布的《漢字簡化方案》,采用了“合并簡化法”:將兩個或三個、四
個字形相近、或讀音相近的不同漢字的含義,合并在同一個漢字的義項中。 為避免義項
表述的混亂,《象形字典》以“合并‘囗’”的方式區別被當前字合并的其他義項; 合并義
項與當前字的本義之間,用虛線箭號連接。如“卜”* :

6 “引申線索”中常見的引申方式有:詞性引申、擴大引申、比喻引申、借代引申、遞進引
申、 縮小引申、時空引申(將空間概念引申為時間概念)等。
7 “引申線索”的義項框下面均列出兩個詞或一個成語,作為該義項的詞例。
五、詞匯分類
“詞匯分類”目的在于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義項、快速擴展詞匯,是《象形字典》的延伸
功能。為此,盡可能全面地列出各個義項的詞例, 包括以當前字為詞頭的詞匯(如“金”*
字頁面中的“金黃”), 以及以當前字為詞尾的詞匯(如“金”字頁面中的“黃金”),兩組
詞匯之間用“/ ”隔開。詞性、 詞義相近的詞被歸為一群,群與群之間保持明顯距離,便于
瀏覽。 詞語群的排列順序是:先雙音節詞,后三音節詞, 再四音節的成語或四音節以上
的俗語;先名詞, 后動詞,再形容詞、副詞、助詞等虛詞。同音節的詞語群, 則以各群
中第一個詞的拼音為順序排列。
省略性的詞語用右邊單引號表示,如:鉆石’= 鉆孔金剛石;鉆戒’= 鉆石戒指。
六、用戶評論
本站對少數漢字的字形尚未能給出滿意的解釋,例如對“卜”、“商”、“頌”、“李”等部分常
用字的本義解說還較為勉強,對其他漢字本義的解說也都存在或多或少歷史合理性與學
術準確性的問題。作為體系全新的字典,《象形字典》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問題,有待
改進和完善。
《象形字典》 中每個字的頁底都附有“用戶評論”,敬請您不吝批評指正!
關于昵稱:本站是純中文的“漢語字典”,提醒朋友們留言、評論時,使用2-7字的標
準中文昵稱;單字的昵稱、純數字如“1234”或不成單詞的純字母式昵稱
如“abcee”,以及標語式、標簽式或內容居心不良的昵稱,將無法通過本
站審核。
□□□ 2010年11月28日 “象形字典”網
(最近一次修改:2018年12月01日)
-----------------------------------------------------------------------------------------------------------------------------------------------------
(回到頂部)